台南市不動產開發商業同業公會

        HOME  > 最新訊息  >  收文轉知  >  推都更 學者:公權力介入比誘因更重要
最新訊息
NEWS
收文轉知
推都更 學者:公權力介入比誘因更重要
2016-12-06

推都更 學者:公權力介入比誘因更重要


南台大地震後,老舊房屋的安全問題備受矚目,蔡英文總統也指示加速老舊住宅更新。根據民調顯示,大約有2成的民眾認為有必要進行老屋健檢,其中卻只有2成的人付諸行動。學者認為,許多民眾擔心的是健檢後的重建費用與配套,政府必須提供合理的誘因,更重要的是要在必要時以公權力介入,強制執行,才能真正推動都更。

◎2成民眾認為應老屋健檢 只有2成付諸行動

台灣地震頻繁,每一次遭逢大地震後,就會引發民眾「居安思危」的意識,但隨著時間過去,危機意識也跟著流逝,等到下一次地震來臨時,又是再一次的崩壞與生離死別。

根據草根影響力文教基金會公布的民調,有22%的民眾會擔心現在住房的安全問題,其中以離島、宜花東、北北基的民眾最擔心,而擔心的原因前三名依序是無法耐震、土壤液化以及海砂屋。屋齡越高,民眾擔心的比例也越高。

民調也顯示,22%的民眾認為需要進行房屋健檢,但其中卻有近8成的民眾並未進行健檢,原因包括不曉得如何申請、政府宣導不足、無立即迫切需要、擔心影響房價。草根影響力基金會調查研究中心召集人陳松柏說:『(原音)那你的房子要不要健檢,差不多是21%,就是5個人裡面有1個人認為他的房子現在很需要健檢。那重點是說,他認為很需要健檢,結果他還是沒有去執行,真正有去做健檢的只有21.07%。就是5個民眾裡面有1個認為要去做健檢,但是去做健檢的只有21%,換句話說,你把21%乘以21%,全台灣只有4%的民眾有去做老屋的健檢。』

◎學者:政府誘因要夠多

醒吾科技大學副校長陳義文指出,之所以提出老屋健檢申請的數量這麼少,是因為民眾擔心後續問題。陳義文說,老屋健檢後,如果真有問題,就得面臨重建或補強,這時民眾便會擔心補助從何而來,因為憑民眾現有的收入水準,根本無力負擔;加上容積獎勵若不夠,民眾根本缺乏誘因重建;而重建期間租屋的花費也成為許多民眾卻步的原因。他說:『(原音)所以為什麼有這麼少的人提出健檢,因為他害怕的是後續,其實健檢是有必要,不願意做的原因,其實政府是不是在某些方面可以再給我們協助,讓我們更明確知道健檢完畢後,假設真的是都更,都更完畢之後,得到的好處是超過我們原來所得到的部分。』

不過,台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教授彭建文表示,目前政府很積極推動都更,蔡英文總統也呼籲要給更多的誘因,但也有些學者認為政府給更多誘因,反而讓民眾更期待,產生觀望的態度,不願太早更新,使得大家都想扮演「釘子戶」的角色,以致於最後全部都無法執行。

◎學者:政府須介入公權力

彭建文認為,除了提供合理的誘因,更重要的是政府不能軟弱,在住戶意見出現分歧時,政府的公權力必須適時介入,強制執行。他說:『(原音)我覺得最重要是我們要有合理誘因,更重要的是政府不能軟弱,政府的公權力要介入。就像我們講說,都市更新都到達門檻了,剩下少數的不同意戶,那大家都會希望政府能去更積極的解決,可是政府通常都會說你們自己再協調看看,所以常常出現的是99.9%的住戶都同意,剩下0.1%的住戶不同意,整個案子就擱置。』

彭建文也認為,台灣老舊建物數量非常多,以政府目前有限的財務來看,要在短時間內進行全面性的健檢確實有困難性,因此,分階段、分程度進行是執行上的必要手段。他也認為,台灣沒有城市美學與建築美學的觀念,外國人難以接受台灣的建物型態,因此,在老屋健檢後的補強、重建,也應同時打造出美感與質感,讓自己住的舒服,別人看的也舒服。

台灣經歷一次又一次的地震,震碎了許多家庭,促使政府加快老屋更新的腳步,總統高度重視,親自開會、下達指令,各部會也都動起來,紛紛提出法規鬆綁、程序簡化、容積獎勵、銀行參與等方案,但無論獎勵多誘人、法規多鬆綁,最終仍要能完全落實執行,才能真正達到目的,否則只是淪於空談,而受傷的還是人民。